文 | 佘宗明
?
劉曉慶用一段“你吸引我,是你的榮幸;你被我吸引,證明我有魅力。這條你手里的錄音,如果你私自保留,那是你的榮耀;如果你公之于眾,那是你的恥辱!” 證明了:七十歲,正是敢浪的年紀。
鐘睒睒用一通痛批“搞對立的平臺是垃圾”、斥責“愛國”招牌被濫用、直言“我看不起直播帶貨的企業(yè)家”、反對價格戰(zhàn)的的剛猛發(fā)聲證明了:七十歲,正是敢說的年紀。
在人稱“南書房行走兼領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馬公斯克”者來了都得提一杯的地方,身為首富居然這樣“狂”,想不激起輿論水花都很難。朋友圈里好多人就說:這下農夫山泉的PR有得忙了。
但,你如果真的認為鐘睒睒是口無遮攔,那無異于以月薪3000的打工人之心揣度身家3000多億的首富之腹了——他要是那么冒失,哪能輕易坐到首富的位置呢?
依我看,鐘睒睒口頭橫掃一大片,確實很不“過去的鐘睒睒”,但又很“如今的鐘睒睒”。
在動輒得咎的輿論環(huán)境已將首富跟“悶聲發(fā)大財”的保身術隔離開來的背景下,鐘睒睒口吐“真言”,未嘗不是遭遇那場飛來橫禍式網(wǎng)暴之后的形象塑造策略調整。
01
“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強大”,這是尼采的語錄。倘若在“殺不死我的”后面再加個“網(wǎng)暴”,那大概就是鐘睒睒現(xiàn)在的狀態(tài)了。
鐘睒睒不會不清楚,他11月18日在江西贛州出席活動時說的那番話,會被一堆TMT媒體冠上“鐘睒睒回應一切”“首富大戰(zhàn)首富”的名頭,會被一眾自媒體搭配上“重磅”“震驚”“勁爆”的震驚體,會喜提N個熱搜,會引發(fā)熱烈討論。
但他還是說了,口無遮攔口不擇言地說了。
很顯然,這跟以往的那個鐘睒睒判若霄壤。
2024年之前的鐘睒睒,給人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低調”:雖然連續(xù)多年蟬聯(lián)中國首富,可很多人連他名字中的“睒”字怎么讀都不清楚。
畢竟,他多年不接受媒體采訪,不參加企業(yè)家聯(lián)誼活動,不出席論壇講座。就連2020年旗下兩家公司上市敲鐘,眾里尋他千百度,也是遍尋不著。
在網(wǎng)上,幾乎沒有哪任首富能擺脫雞湯式語錄的糾纏。
但鐘睒睒卻儼然成了那個例外:外界流傳的鐘睒睒語錄極少,最多的興許就是他自稱“獨狼”那幾句——“(我)不喜歡拉幫結派,更不會阿諛奉承”,“我就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同行們喜歡干什么,想什么,我沒興趣?!?/p>
如果“最低調首富”的頭銜需要角逐,那黃錚張一鳴恐怕都只有爭第二的份兒。
在過去幾年,“深藏功與名”對于鐘睒睒這種級別的企業(yè)家來說,確實很受用:杰克馬4年前炮轟巴塞爾協(xié)議“像老年人俱樂部”引發(fā)的鏈式反應,就將“君子慎獨”的戒律拍在了企業(yè)家的腦門上。
那時候,“悶聲”成了“發(fā)大財”的安全打開方式,老板們信奉的邏輯是“言多必失”。
“槍打出頭鳥”中的鳥跟“驚弓之鳥”中的鳥,加起來總會演繹“樹上7只鳥,獵人打中1只還剩幾只”的故事。
02
但,事情正在起變化。低調未必就是避開輿論風暴眼的最優(yōu)解。
低調至極的鐘睒睒進入網(wǎng)暴射程,就是個標志性事件。它釋放的信號就是:“悶聲發(fā)大財”模式對財富金字塔尖那撥人(特別是首富)正在失效。
以往你減少曝光度、降低存在感,網(wǎng)友未必會留意到你。
現(xiàn)在不一樣了。在“就讓14億監(jiān)督1.4億吧”為網(wǎng)友行使“監(jiān)督權”指明新方向后,網(wǎng)友的眼睛就是尺,任你低調再低調,也應無計避熱搜。就算你不說話,許多人也會“代”你說。
在此情形下,低調未必能為首富“避罪”,還可能成為首富“原罪”。
鐘睒睒在宗慶后逝世后“躺槍”,就反映了當下社會情緒的流向之變:“陰謀論”“內幕說”的大行其道固然是鐘睒睒深陷輿論風暴的關鍵因由,鐘睒睒社會形象的模糊也為流言滋生提供了厚土——他的低調,相當于將繪制個人畫像的主動權部分交給了網(wǎng)民。
最終結果表明:在流量浪潮吞噬一切的時代,用避開流量的方式抵御流量的裹挾通常是做無用功。
經(jīng)濟學家斯蒂格利茨說:當1%的人占據(jù)了大多數(shù)財富時……1%的人要意識到,自己的命運其實是與99%捆綁在一起的。
鐘睒睒被網(wǎng)暴,就為此提供了注腳:那99%的人中的一小撮,會在畸變心態(tài)下向1%射出各種毒箭。你可以斥之為民粹,批它是反智,卻無法抵擋這股暗流。
而雷軍、周鴻祎、俞敏洪們就提供了另一種可能:高調地加入流量共創(chuàng)游戲,去駕馭流量,而不是去回避流量。
更何況,當下的形勢也需要企業(yè)家出來吭聲。在大家都在懷念那個馬云跟劉強東可以互諷、雷軍跟董明珠可以對賭的年代的氛圍里,在“提振民營企業(yè)信心”需要具有代表性的企業(yè)家多多發(fā)聲的情景中,低調沉默不一定是好事。
事實上,在歷經(jīng)瘋狂的網(wǎng)暴后,鐘睒睒也在一改此前韜光逐藪、含章未曜的狀態(tài),開始更多地在公共場合露臉。
種種跡象表明,鐘睒睒正在改變沿襲多年的“不響”姿態(tài)。他要為自己發(fā)聲——為自己的企業(yè),也為自己的聲譽。
今年8月,央視《對話》欄目就以《鐘睒睒:理想主義的瘋子》為題,播出了對鐘睒睒的深度訪談。節(jié)目中,鐘睒睒圍繞“首富”、“網(wǎng)暴”、“流量”、“慢”、“卷”等話題都做出了回應。
這次火力全開,算是他接受央視專訪后的“開放麥”,是他以“高調”為發(fā)力點對自我外部形象展開的校正型再塑造。
如果說之前人們看到的鐘睒睒是“躲閃”的,那而今出現(xiàn)在大眾視線中的鐘睒睒就是“真性情”的。
03
從輿論反饋看,鐘睒睒的連番炮轟,在科技圈人士看來是得罪了一大片人,在不少吃瓜群眾看來卻很過癮。
他將網(wǎng)暴之過歸咎于“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利用了算法,說那些天天網(wǎng)上罵鐘睒睒的人和鐘睒睒一樣都是受害者,符合挺多人對算法控制論、“網(wǎng)民相爭,平臺得利”情景的想象,也用“網(wǎng)暴者=受害者”避免了把自己放在眾多批評者的對立面。
他說自己永遠不會去做直播帶貨,也看不起那些直播帶貨的企業(yè)家,在直播帶貨約等于對韭當割的認知被頭部主播接連塌房持續(xù)強化的情形下,在眾多企業(yè)家走網(wǎng)紅路線招致許多人逆反情緒的語境中,也受到了很多網(wǎng)民的力挺。
他痛恨無下限的價格戰(zhàn),在價格內卷把低價跟低質畫等號,“品牌-白牌”競爭格局迎來回調的時下,也來得很正確。
也就是說,雖然鐘睒睒火力全開,但他其實并沒有去挑戰(zhàn)上層或下層的心理紅線,而是將靶子設立在大眾都很不滿或唾棄的方位上。
這里面,有些話不無道理,比如部分平臺汲取制造社會對立的毒流量,比如直播帶貨從“過剩產(chǎn)能出清通道”滑落到“價格內卷螺旋助推器”的迷失,比如愛國名義的被濫用,都值得反思。
但也有很多表述難言在理。比如,批網(wǎng)暴卻將網(wǎng)暴者視作受害者,是將雪花的“庸常之惡”從雪崩的責任鏈條里摘除了。他們的身份排序中,“加害者”明顯要高過“受害者”。
比如,鄙視參與帶貨的企業(yè)家,“認為那些企業(yè)是平原型的,我的企業(yè)是垂直的,我有根”,也有拉踩之嫌,直播帶貨跟農夫山泉采用的一級經(jīng)銷體系,都是銷售途徑而已,沒有孰優(yōu)孰劣之分,只有合不合適之別。很多品牌都將直播間作為銷售數(shù)字化的“根據(jù)地”,這很正常,農夫山泉直播間不也沒停止帶貨嗎?
?
再說了,這樣一刀切下結論,也罔顧了俞敏洪們跑來做直播帶貨背后的復雜因由。
還有,稱“我們的(產(chǎn)品)主要就在小店,每天那么多快遞、外賣小哥在社會掙扎,為什么要和他們爭?”也不乏對電商平臺的排斥之意。那么多快遞、外賣小哥的掙扎,就不能依附在O2O電商形態(tài)之上?
若干年前,宗慶后曾懟馬云的“五個新(新零售、新制造、新技術、新金融、新資源)”有四個是胡說八道,就反映了“新-舊”兩種思維下的互聯(lián)網(wǎng)認知歧異。鐘睒睒對電商平臺的認知中,也能窺見宗慶后觀念的影子。
所以,針對鐘睒睒的火力全開,認為他對的人能找出一二三四五來證明他是對的,認為他錯的人也能找出一堆Bug來。
04
但不管說得對不對,都不是該讓鐘睒睒盡量閉嘴少說話的理由。
表哥三表就說:聽了太多和稀泥的話,不得罪人的話,處處逢緣的話,鐘睒睒絕不騎墻的態(tài)度反倒讓自己覺得耳目一新。在他看來,首富不能想說就說,還不如當個自媒體。
誰說不是呢?
讓首富懟下首富,天塌不下來。
很多時候,公共表達空間就是這樣的“懟”撐起來的。
在當下,很多人都懷念昔日馬云“吹?!?、劉強東“嗆聲”、周鴻祎“大炮”的場景。
那時的大佬們還能展現(xiàn)個性、棱角,而不是人形消聲器。
可前些年,很多大佬都習慣了“嘴巴養(yǎng)青苔”——他們被“韜光養(yǎng)晦,再看天時”幾個字點了穴。
畢竟,他們也知道沉默未必是金,但不沉默興許有隱性代價,也怕被“吊路燈”話語視作標靶,或是承受某些額外的風險。
到頭來,他們的吝于表達,也會無形中塑造我們的輿論氣候。
某種程度上,大佬是否敢說敢懟,也是社會活力的顯性風向標。
想想幾年前智能手機、網(wǎng)絡外賣、網(wǎng)約車成風口那會兒,大佬們可沒少懟過。
“懟”背后是競爭,競爭激發(fā)的是社會活力。
說白了,大佬們高調互懟才是正常的,失聲才是不正?!幢氵@類聲音指向的是懟、罵、吹噓。
一個多元的社會,一個開放的空間,一定是一個容得下互懟的地方。
馬斯克懟比爾·蓋茨、對扎克伯格、懟貝索斯,懟得還少嗎?
令人欣慰的是,這兩年,在汽車圈、AI圈,這股敢懟的風氣又起來了。
在此情形下,鐘睒睒的“狂”,沒什么大不了的——他說的話未必就對,但他敢說不是壞事。
加繆說:需要正確,這是庸俗的人的標志。
這句話也許可以加上下半句:懂得包容,才是正常社會的標志。
鐘睒睒說他“看不起直播帶貨的企業(yè)家”,我代表我自己強烈支持俞敏洪董明珠雷軍站出來跟他辯論,甚至是懟回去——理不一定越辯越明,但一定要容辯論。此時有聲勝無聲。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allfloridahomeinspectors.com/quan/127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