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PL消費者行為理論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AIPL”的“消費者行為理論”:它是指用戶對一個品牌,從建立認知(Awareness)到產生興趣(Interest),進而下單購買(Purchase),最后變成忠誠粉絲(Loyalty)的行為路徑。

嗯,沒聽過也不打緊,往下看就好了。

大家這里可以想一下“賣茶葉”的套路,一個“美女”添加微信,為了獲取你的信任,她會隔三差五跟你聊天,給你講述她的悲慘故事,跟你尋找性格上的共鳴,逐漸讓你對她產生好感和信任,然后會讓你先購買普通的茶葉支持一下她,等到確定你一定會聽她的,就“求”你購買昂貴的茶葉支持一下她,然后跑路或者繼續(xù)。

但假如“美女”剛剛添加了你為好友,你完全不認識她,也不知道她是干啥的,她就急急火火地向你推銷茶葉,哪怕頭像再漂亮,你也會想:怕不是個騙錢的喲。

其實你仔細一想,這不就是現在商家推銷的套路嗎?用廣告讓消費者了解它的存在,用充滿新意、朗朗上口的宣傳語或者明星活動讓消費者產生興趣,用豐富的品牌故事引發(fā)你的共鳴和購買。不過他們賣的大多是你確實用得上、質量也不錯的產品,所以你也不虧。當你感覺商品確實好用,你下一次就可能還會購買,還會向身邊人推薦。這時,你也就成為了品牌的忠誠粉絲。

一分鐘讓你明白“私域”到底是什么

這一整套理論十分美好,但商家必須面對一個問題:如何讓消費者愿意聽自己的廣告,愿意了解自己的品牌故事。

有人說廣撒網,那對于整個互聯網這樣一張大網來說,效率太低,轉化率感人。而且現在商業(yè)競爭更加激烈,沒等你廣告發(fā)揮作用,恐怕你的資金就會先出問題了。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了,所以大數據精準推薦應運而生。

但是,精準推薦需要關注平日里用戶的需求,也就造成了侵犯用戶的隱私,更麻煩的是會導致個人隱私被泄露。這是個很嚴重的事情。于是,精準推薦被拍死了。

但是商家對于精準定位消費者的需求存在,我們需要更合法、更不會被反感的方式為商家提供消費需求。怎么辦呢?

我們又回到“賣茶葉”的故事里,實際上,剛剛的故事已經點出了解決方案:微信。

商家自然不是詐騙人員,不需要藏著掖著、小心翼翼地加好友聊天。那怎么辦,嗨,直接拉個群或者公眾號唄。節(jié)日推送、品牌故事、優(yōu)惠推薦包括購買鏈接都放在里面。有想法的進來,不感興趣的退出,商家只需要平臺向有購買類似商品的消費者推薦這個群或者公眾號就好了。

那么這個群/公眾號,就成為一個小小的私域,這一模式也可以推廣到其他的即時通訊平臺上。對了,其實早些時候的各個品牌的官網,也可以看作是私域的一種。

本文經授權發(fā)布,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allfloridahomeinspectors.com/quan/6915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上一篇 2022-05-20 15:18
下一篇 2022-05-20 18:36

增長黑客Growthhk.cn薦讀更多>>

發(fā)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