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格基金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王強:無用之學才最有用|混沌學園

  • 哲學的本質(zhì)是什么?
  • 我們?nèi)绾螕碛姓軐W視角?
  • 什么是哲學意義上的正義之人、聰明之人?
  • 哲人的世界是怎樣的,我們?nèi)绾蜗袼麄円粯由睿?/li>

王強老師將在這篇文章中,給出系統(tǒng)地解答,引導你用越來越好奇的心態(tài),發(fā)掘真正的寶藏。

本文來源于2月26日混沌app上線的王強老師的課程《人文的凝視:人類的認知局限與進化》,這篇文章是課程的第二部分“哲學的凝視”。第一部分為,《真格基金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王強:這才是人類最難突破的思維結(jié)構(gòu)!》

哲學的本質(zhì)

基于前一節(jié)課的人文思維概論,我們發(fā)現(xiàn)人類看世界的方式不斷地狹窄化,這符合人性的基本特點:追求確定性。

哲學philosophy,來自于希臘文,Sophy來自Sophia(意為“智慧”),philo表示love,從詞源學角度哲學意味著“熱愛智慧”。

哲學凝視的本質(zhì)并非是基于人性的全部,而是把人性的一部分用作凝視的出發(fā)點,即人的理性。因為在古希臘人來看,靈魂是由很多元素組成的復合體,但人類區(qū)別于動物的核心是靈魂中理性的部分。

真格基金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王強:無用之學才最有用|混沌學園

柏拉圖當年在《理想國》里拆解正義的概念,他說正義之人是在靈魂理性部分的引導下,按照自己本來的天性尋找到與天性匹配的那件事的人。這個觀點非常深刻,拋開政治維度,正義之人就是知道自己的斤兩,選擇自己適合并能駕馭的事物的人,逾越這個標準的都是非正義之人。

所以當理性作為衡量靈魂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的時候,哲學的凝視就全部建基在之上。

哲學和宗教的凝視的本質(zhì)區(qū)別首先在于,哲學是人性的視野,只關注人性能看到、能知道的事物。維特根斯坦研究哲學的結(jié)論是,“哲學的命題只是描述我們這個世界的結(jié)構(gòu)。”

哲學的終極是靜默,只說自己能說清楚的東西,只表達我們能知道的東西,而其他東西不應該是哲學的任務。

因此整個西方哲學發(fā)展的基本脈絡是,理性最開始像上帝一樣全能,在人們認識理性的能力的過程中,通過反思它的局限,一步步對其進行設限,不斷地拆解、追問——理性究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它做的正確與否?它逾越了什么?又不該逾越什么?

我們把這種視角稱為哲學的凝視,它基于理性出發(fā),最后回到理性,它完全的統(tǒng)一場是理性,而非別的東西。

哲學是由外到內(nèi)不斷追問終極本質(zhì)的思維狀態(tài)。它并非從上到下地審視全部事物,但它是對一類存在現(xiàn)象不斷地、深度地追問,這是一種詰問的狀態(tài)。哲學的本質(zhì)是讓你獲得對智慧的愛,而不是企及智慧。

所以,愛智慧和獲得智慧是不同的,這是大家理解哲學、哲學史,以及哲學家所有行為的最重要出發(fā)點。

這是為什么呢?以蘇格拉底的故事為例。有一次,蘇格拉底的朋友到德爾菲神廟問神諭:“你認為現(xiàn)世哪個人最聰明?”神告訴他是蘇格拉底。于是,他非常興奮地告訴了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聽后,便依次詢問政治家、音樂家、藝術(shù)家,到農(nóng)夫、手藝匠等人,問他們心目中最聰明的人。

結(jié)果蘇格拉底發(fā)現(xiàn)所有人都認為他最聰明,但是令蘇格拉底困惑的是,他并不認為自己最聰明,所以才去問大家。那么,這究竟意味著什么呢?答案其實涵蓋了整個哲學或者哲學家的態(tài)度之根基。

認識自己的根本就是認識到自己是最不聰明的時候,此時,才能變成哲學意義上最聰明的人。知道自己不聰明的人,才是最聰明的人。

蘇格拉底并沒有留下任何東西,他留下的東西都是靠弟子柏拉圖記錄下來的,大家可以通過讀柏拉圖了解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經(jīng)常問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把對手逼得無話可說,使對方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所以,蘇格拉底做了一件事,就是不斷地push你,把你從有知變成無知的狀態(tài),這便是精神助產(chǎn)士——幫一個人“接生”他應該得到的真理,這也是哲學家全部的功能。

哲學視角的奧秘

整個哲學視角,或者整個西方哲學史的歷史可以用三個字來描述,那就是把世界“客觀化”(objectification)。也就是說,主觀、客觀的二元論始終圍繞著真理而談。大家始終認為主觀不擁有真理,因為真理不是外在的,它是事物存在的本質(zhì),因此我們只能夠領悟它、感覺它,使其顯現(xiàn)出來。

一言以蔽之,哲學用全部的理性的功能、概念、工具,試圖把世界或者某個對象客觀化,這是哲學視角的全部奧秘。

真格基金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王強:無用之學才最有用|混沌學園

科學也是客觀化世界。但是科學的客觀化和哲學的區(qū)別在于,它更加狹窄,并且必須通過實驗的手段驗證,證真或證偽。因此,科學從假說開始,為了推翻這個假說或者驗證假說,要通過實驗的、具體的手段客觀化這個世界。

哲學不涉足實驗室,它通過命題、邏輯、推理,從而到達終極。這其中不涉及科學,但我偏向于把科學的視角也放在哲學視角中。我認為除了神性思維,其他人文概念都完全站在人的立場上,對世界進行發(fā)問、觀察。但是由于人們發(fā)問的方式不同,從觀察對象中獲得的東西也不同,便產(chǎn)生哲學、歷史、美學等人性視角下不同的方法論,或者說不同的凝視方向。

回到哲學視角上,哲學的理解重點是三步。第一,哲學本身作為一個存在,它意味著靜觀(Contemplation)。第二,通過不斷地靜觀,哲學接近真實性的東西并對其不斷進行逼問,做一種通向智慧的精神體操(Spiritual Exercise)。第三,它必須成為一個人的生活方式(Way of life)。

哲學視角三步曲

第一步:靜觀

理解哲學視角,我首先推薦大家讀法國哲學家皮埃爾·阿多(Pierre Hadot)的書。他是當代思想界的旗幟,原因在于它是精細地描述哲學誕生的第一人,他論證了哲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全部意義、關聯(lián)和作用。(編者注:其著作主要圍繞西方古代哲學中的精神修煉與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展開,并形成獨具特色的哲學觀念,聞名于世。)

他通過分析古代哲學家的言行,進行一些論證。他認為哲學從語言學角度講是理論性的。Theoria(理論、靜觀)一詞來自希臘,該詞的詞源theo發(fā)生了三個層次的轉(zhuǎn)變。第一,這個詞最早表示神性或者看到神,它不屬于人性的東西,theology的意思就是神學。

第二,它表示一種靜思的過程,無目標的思考。想象一下,一個人短暫地離開現(xiàn)實,閉上眼睛,思考世界的本質(zhì)。

第三,它表示現(xiàn)在我們談到的靜觀哲學,即感知、覺察世界最內(nèi)在的本質(zhì),感知那個最真實、最重要、最有意義的東西。這種最真實的東西,不再是神性,而是關乎物性。

所謂哲學究竟是要做什么?哲學就是要學會靜觀。靜觀就是尋找一個思考的空間,摒除現(xiàn)實的直接價值訴求,和現(xiàn)實世界切割,忘掉現(xiàn)實中所有的關系、利益、有用性,對世界總體的大問題進行思考。

因此靜觀實際上是要在沉默之中來對終極性的存在進行思考、逼問,眼睜睜地看到這種真實。但這要在極其安靜、純潔的情況下才能看到。只有通過靜觀的方式,哲學才完成了它對于最終意義的詰問,以深刻的眼光重新看待世界和人的存在。

那靜觀是什么?我想引用法國理性主義哲學家馬勒伯朗士(Malebranche)的話,他說:“永遠超越你自己,你的感覺只不過是黑暗,上升到理性你將會看到光明,讓你的感官、你的想象力、你的激情靜默不語。”

這句話非常重要。在馬勒伯朗士看來,理性并非生來純潔、冷靜,人的感官、想象力、激情,都很嘈雜,它們躍躍欲試,每天都在爭奪人的思緒,你需要使其沉默,讓它們停止喧囂。先靜默不語,沉靜下來,否則看世界便是糊涂的。

但這個觀點中有兩個要點,第一是沉靜,摒棄所有的直接利益訴求、價值干擾,第二是必須具有時間的維度,長久地、耐心地、深刻地看待事情,這就是靜觀,它是哲學凝視的基本狀態(tài),也是哲人的基本訴求。

談到哲學靜觀,我推薦德國哲學家Josef Pieper(約瑟夫·皮珀)的一本書《閑暇》(Leisure),副標題是《文化的基礎》(The basis of culture)。他認為哲學對現(xiàn)代人很重要,因為現(xiàn)代社會人們?nèi)慷急还ぷ魉碱I,而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誕生需要閑暇?,F(xiàn)在,效率成了我們的中心詞,當鬧鐘、打卡、時間、工作、績效變成了我們?nèi)松康臅r候,人類已經(jīng)離創(chuàng)造力和真正的生命太遠了。

為什么思考和閑暇有關系?為什么人要進入哲學狀態(tài)?哲學和人生究竟有什么關系?作者認為,閑暇是靈魂的一種狀態(tài),讓我們脫離已經(jīng)異化的世界。如果CEO天天想的是細節(jié),便成不了偉大的CEO,他需要超越業(yè)務、產(chǎn)品、公司、市場、技術(shù)層面、科學層面,達到人文層面,再去關注產(chǎn)品,才可能成為產(chǎn)品之王。

回到靜觀,希臘人為什么把哲學沉思性的觀照世界變成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哲學要求我們時不時地踏出工作之外,踏出直接現(xiàn)實之外,超越日常的種種關切、擔憂,這種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能避免種種世俗追求背后潛在的暴虐、專橫,這里暴虐和專橫不是暴力,而意味著剝奪創(chuàng)造力和思考能力,剝奪人觀照總體、本質(zhì)的能力。所以他認為閑暇不是無所事事,工作不是創(chuàng)造力。這就是哲學、人文全部的抱負,這也是無用和有用之間全部的辯證關系。

當我們急迫地、焦灼地、快速地、不假思索地看未來的時候,閑暇讓我們獲得真正看現(xiàn)在和看未來的定力。閑暇是一種寂靜的形式,它為接受現(xiàn)在做好必要準備,它解決我們烈火中燒的煩惱。

第二步:精神操練

皮埃爾·阿多認為,對古代哲人來說,哲學不是他們宣稱的學術(shù),也不是思想表達的方式,而是作為靈性操練的一種方式。阿多用Spiritual Exercises靈性操練來描述。它是為智慧做準備的一種操練,它是一種準備,而不是達到目的有效工具。

所以阿多把枯燥的哲學史,抬回古希臘哲學誕生時鮮活的生活場景里。他說,古代哲學,至少自柏拉圖時代以來,生活方式的選擇已經(jīng)不是被放在哲學活動的結(jié)束:我們通過哲學獲得智慧,決定開始某種生活。

他認為,恰恰相反,我們之所以要獲得哲學的凝視,實際上不是脫離生活之后的對生活的一種概念性、抽象性的選擇,而是我們?yōu)檎嬲腔圩鰷蕚涞囊环N靈性操練、精神操練。

他從這個獨特的角度來衡量哲學的價值和意義,我覺得他讓哲學史在一個新的維度誕生了。

這是一種衡量哲學的價值和意義的一種獨特視角,而且是我們從哲學史中沒法獲得的東西。否則哲學史千篇一律,按照時間順序或思想家的想法羅列排放,讀完以后與實際生活沒什么關系。

但是如果作為一種思辨方式,我們就知道了哲學分三步把世界客觀化。第一步,哲學在靜觀階段扮演一種沒有上帝的救贖這個概念,它拯救你自己,但并非宗教式的。第二,靜觀階段通過推理、概念、邏輯等接近世界的本真狀態(tài),試圖對我們生存的世界有所了解。

第三步:生活方式

靜觀階段是檢驗所獲得知識的手段,最后哲學還要把它上升到道德或倫理階段。哲學家們認為,“真”所顯示的是世間的“善”,這并非是善惡那個層面的含義,而是畢達哥拉斯宣稱的世界和諧的秩序,這是人類的向往、世界宇宙存在的東西——美。善不是道德意義上的良好人性,善是無可描摹的、宇宙最終極的完美結(jié)構(gòu)。

畢達哥拉斯用的和諧(harmony)意指,世界是各種雜音,把各種聲音在一個總譜的組織下,合在一起變成一個聲音,這是哲學上理解的善。所以大家認為的真其實是善的體現(xiàn)而已。

所以,哲學利用靜觀達到這三個維度,就完成了哲學的使命。

如何像哲人一樣生活?

最后,阿多回答了一個問題——什么是哲人,哲人不是純粹的理論的思辨者,而是思想的實踐者、修行者和自我的轉(zhuǎn)變者。

真格基金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王強:無用之學才最有用|混沌學園

哲學的踐行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努力,努力去覺知我們自己,我們在世界中的存在和我們與他人的存在。這也是梅洛·龐蒂說過的那種努力,努力重新學習如何看世界,獲得一種廣泛的視野,由此我們能夠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超越我們自己的偏頗。

阿多繼而說,在古希臘、印度與中國,通向智慧的路徑之一是一種不偏不倚的態(tài)度,或者拒絕給予各種事物價值上的區(qū)別,這種區(qū)別表達的是屬于個人的偏頗和局限的看法。

而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的區(qū)別是,西方哲學不斷地將它占有、征服,而中國哲學與它保持距離,去觀照它,無為而治,反而能獲得對世界的真實認識。

這屬于靜觀的一種狀態(tài),你得習慣這樣的生活,和直接的現(xiàn)實強行地保持某種距離,把瑣碎的工作放在閑暇的狀態(tài)中,然后才能夠抗爭現(xiàn)實給你帶來的壓迫感、急迫感、焦灼感,夠獲得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當這樣的狀態(tài)不再是你思辨時的狀態(tài),而是一種生活方式、行為方式;當你的思辨和行為合二為一的時候,你的行為方式才能夠?qū)χ苯蝇F(xiàn)實產(chǎn)生最深刻的影響。

所以哲學思維意味著什么?不斷追問問題是什么,下一個問題是什么,最后的問題是什么。如果你追問解決方案,就變成了科學思維。

所以皮埃爾·阿多認為,哲學生活是一種永無終結(jié)的探求。大家要對哲學有這樣的深刻理解,即它是對一種行為的一個激情的描述,和對終極理想狀態(tài)、真實意義的不斷追問。保持這種狀態(tài),就是保持青春最好的狀態(tài),保持好奇的最好狀態(tài)。它就是培育你的創(chuàng)造力,和別人看到的不同的一種狀態(tài)。

真格基金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王強:無用之學才最有用|混沌學園

我基本上從最抽象、最宏大的綱領上,把我認為哲學思維的重大問題,它的思維狀態(tài)的樣式,粗淺地作了描述。我希望這種切進、引文的方式,能讓大家知道我思維的來龍去脈,我抓住的問題是什么,然后再按照這樣方式進一步去深化,可能你逐漸也在凝視中,不斷豐滿。

本文經(jīng)授權(quán)發(fā)布,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allfloridahomeinspectors.com/quan/61915.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上一篇 2022-03-22 22:17
下一篇 2022-03-22 22:26

增長黑客Growthhk.cn薦讀更多>>

發(fā)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