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第一公眾號“女神進化論”從0到150萬粉絲的增長案例

專欄的作者寺主人,在知乎從零開始一字一句地寫下了專欄的幾乎全部內容,并創(chuàng)建了現有150萬粉絲的同名公眾號“女神進化論”。

“女神進化論”的名稱來源于寺主人對“女神”的獨特定義——不是白富美,而是能夠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讓周圍的人變得更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的那些女孩。

知乎第一公眾號“女神進化論”從0到150萬粉絲的增長案例

正是因為這樣的價值觀,“女神進化論”在所有護膚美妝類自媒體品牌中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它的內容理性,堅持不賣假貨,即使是廣告也對品牌主異常挑剔。寺主人從零到一創(chuàng)造“女神進化論”的過程,也是這個品牌名本身的最佳注解。

在知乎從零做起的自媒體和創(chuàng)業(yè)項目很多,而寺主人的“女神進化論”是公認的比較成功且三觀端正的自媒體。那在這個過程中,寺主人是如何思考和行動的呢?這就是本文想讓你知道的“贏家的方法論”。

下面筆者將主要基于寺主人在知乎上的live《馬力全開:從大腦到顏值,女神進化論》及現存的其它資料,深度復盤女神進化論是如何從零到一的。(live中有許多非常有用的理念和細節(jié),雖然是收費的,但仍然推薦大家去看,獲取一手信息。此條非廣告。)

魂道術器的理念

寺主人做事有一種從大到小的思維方式,用四個字概括那就是“魂道術器”。

  • 魂是價值觀,正如“女神進化論”的魂是“解決年輕女性的成長問題”。
  • 道是一種通用的思維方式,也就是本文主要闡述的內容,如何用一種通用的設計思維做自媒體。
  • 術是方法論,比如說一些現存的網絡課程《如何取一個10W+的標題》。
  • 器是工具,比如說常見的排版工具。

設計思維的五個步驟

寺主人在做自媒體品牌“女神進化論”時,就使用了一種通用的設計思維,分為下列五個步驟。

1. 同理Empathise

“同理”很容易被誤解為“同情”,實際上“同理”和“同情”不一樣。

同樣是看到一個人摔斷了骨頭,同情是想著“這個人摔斷了骨頭,好可憐”,同理則是認為“這個人摔斷了骨頭,我之前也摔斷過骨頭,我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p>

要達到同理,就必須理解用戶在想什么。所以寺主人無論是之前在諾基亞工作,還是后來創(chuàng)辦“女神進化論”,都重點發(fā)起過用戶調研的活動。

2. 定義Define

定義的內容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用戶角色Persona,一個是場景Scenario。

用戶角色,用寺主人的話說,就是“根據用戶資料把所有用戶的形象匯總成一個虛擬的人”。很多人覺得這個概念很虛,但寺主人卻把這個理論實踐得很好。

最早期的用戶角色分析是女神進化論通過尋找極端用戶,并從六個緯度分析這些用戶的特點,分析其占比。

根據這些分析,再結合女神進化論所處的階段,進行內容的取舍。比如說,早期的用戶以小白為主,內容就會比較初階;三年后沉淀的多是老用戶,內容相對就會比較高階。

后來女神進化論的用戶角色分析覺得越來越精細,直至出來了一個代表了大多數用戶的角色Emily。

知乎第一公眾號“女神進化論”從0到150萬粉絲的增長案例
更加細致的用戶角色分析

所有這些信息,都決定了女神進化論的產品需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決策是非常清晰的。大家在做決策的時候,不會說“我覺得”,而是“Emily覺得”。

比如說Emily在瀏覽美妝護膚文章時,消遣娛樂、解決問題各占一半,這就決定了“女神進化論”文章的風格。Emily購物相對理性,所以“女神進化論”的文章多是“美妝科普”。Emily的預算高且價格敏感,“女神進化論”團隊就能確定推薦物品的價位大概如何,內容是需要打折信息的。

關于場景的分析,女神進化論曾經進行大型的口紅試色活動,就是為了看到用戶怎么挑選口紅、怎么買、怎么用。

知乎第一公眾號“女神進化論”從0到150萬粉絲的增長案例
口紅試色活動現場照片

3. 想法Ideate

通過用戶訪談等活動分析完用戶角色和場景后,就會有初步的想法,這個時候就可以通過梳理用戶的行為模型,整理出選題框架。

寺主人舉了一個例子,說到了自己在諾基亞的時候,調研用戶自拍如何使用app,結果發(fā)現“用戶自拍時是會跳app的,先用這個app的美顏,再用那個app的濾鏡”等一系列特點。于是針對這個特點,做出了當年很受歡迎的一款自拍App。

4. 原型Prototype

以上內容都確定之后,就可以設計產品的原型了。

而“女神進化論”產品的原型,就是“僅限預覽”的選題文章。負責運營的同事會專門在朋友圈收集用戶信息,比如說讓用戶起標題或者選標題等。最后“女神進化論”的標題都是根據用戶數據決定的。

知乎第一公眾號“女神進化論”從0到150萬粉絲的增長案例
通過運營朋友圈收集用戶數據

除了標題,選題和初稿也會通過類似的方式被優(yōu)化,比如在微信號或微信群征求讀者的意見。

所以每一篇文章被發(fā)出去之前,大家心里對于文章的數據都心里有數了。

5. 測試Test

知乎第一公眾號“女神進化論”從0到150萬粉絲的增長案例
寺主人知乎主頁的回答

說到測試,寺主人說她最早的測試其實就是在知乎上答題,類似于創(chuàng)業(yè)的冷啟動環(huán)節(jié)。因為知乎的算法相對于公平,回答的質量高的話一定會有贊,有關注。

當時,她給自己確定了幾個方向:

  1. 英語學習(需求調研)
  2. 對外漢語(嘗試線下教學)
  3. 美妝(在知乎上答題,開專欄)
  4. 創(chuàng)業(yè)服務(做資源對接和產品設計咨詢)

四個方向是同時進行的,結果她在美妝方向上的優(yōu)勢一下就顯現出來了,所以就迅速放棄了走得不那么順暢的三個方向。

而且在寫每一篇回答和文章的時候,她都做了大量的同類文章的分析,比如說通過評論,來學習競爭對手(在知乎上答了同一道題的人)的優(yōu)缺點,來改寫自己的文章。

以上,就是寺主人用3年時間通過設計思維把“女神進化論”從0做到全網300萬粉絲的過程。

另外兩個有意思的案例

在女神進化論發(fā)展的過程中,還有兩個極其精彩的基于用戶做決策的案例。

一是17年年中的時候,通過后臺的反饋,團隊發(fā)現了一個現象——用戶有很多問題,都是“女神進化論”以前以長文的形式解答過的,但是很多用戶即使有同樣的疑問,可能也沒有時間閱讀,懶得搜索(同理Empathise)。

于是他們認為,用戶需要“一個不需要很多時間,就能解決問題的信息表現方式”(定義Define)。

他們提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一個300以內的快問快答欄目(想法Ideat)。

最后原型是“女神進化論”三條的“30秒知識點”欄目(原型Prototype+測試Test)。在自媒體三條普遍閱讀量較低的情況下,仍能達到9——10萬+的閱讀量。

二是女神進化論失敗過的一個預判。

前期寺主人認為:女神進化論的內容中,內在美和外在美都要同步前進,所以內在美和外在美的內容要一半一半。

后來隨著用戶越來越多、公眾號越來越大,關于內在美的內容閱讀量開始下滑,用戶更愿意看穿搭等內容??梢娪脩艚巧l(fā)生了變化,被外在美吸引的用戶更多,而被內在美吸引的用戶流失了。

所以團隊把內在美的內容移植到了一個新的號,叫“重構自己”,現在發(fā)展也不錯。

知乎第一公眾號“女神進化論”從0到150萬粉絲的增長案例

從“女神進化論”獨立出來的公眾號“重構自己”

寺主人其人

前面的內容多是關于女神進化論成功的方法論——用寺主人的話說“一種通用的設計思維”。與其說是一種設計思維,倒不如說是用戶思維——一切決策都不是閉門造車,都不是誰是領導誰決定,都不是“我覺得”,而是用戶Person“Emily覺得”。

這種理念和精益創(chuàng)業(yè)、黑客增長的理解其實非常一致,用戶會用自己的選擇告訴你,你的產品價值幾何。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快速實驗和迭代。

而寺主人之所以在做“女神進化論”時沒走什么彎路,和她個人的思維方式是分不開的。在了解寺主人的過程中,下面幾點就讓筆者印象深刻。

1. 多次轉行

剛畢業(yè)的時候寺主人在新東方教托福,后來考了兩年心理學的研究生,都因為政治沒過。在準備心理學研究生的過程中發(fā)現了用戶研究員這個職業(yè),因為感興趣去了一家小公司做用戶研究員。

在做用戶研究員的過程中,發(fā)現這個職業(yè)對于產品的決斷非常小,真正做決斷的是產品經理和UI設計師。于是自學了兩周交互設計,拿著作品集給華為做外包。

給華為做外包時發(fā)現自己的專業(yè)度不夠,于是去香港理工大學讀了交互設計,后來去了諾基亞。因諾基亞被微軟收購,去了微軟。后來被微軟裁員,但是得到了一年工資的賠償金。

于是寺主人拿著這一年的賠償金,開始了在北京的精益創(chuàng)業(yè)之旅……最終成就了“女神進化論”。

從她的經歷中,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寺主人早期用戶研究的工作經歷其實對她在諾基亞工作和女神進化論的創(chuàng)業(yè)都很有幫助,可惜正如寺主人自己說的“產品的決斷力不在用戶研究員身上,在產品經歷和UI設計師身上”,這是很多公司和產品都有的問題。

2. 學習速度很快的經驗

寺主人說,自己想做交互設計師的時候,就努力花了很短的時間全部學完。3天看完交互設計所有的書,強到任何一個人提到某個中英文內容,都能反應過來這個內容在哪里。

3. 給大家的成長建議

寺主人在live中說,對于年輕人來說,有兩個字非常重要,那就是“踏實”。

尤其是在到處可見“比特幣又漲了”、“月薪五萬”、“年薪百萬”的當下,這兩個字顯得更加難能可貴。真正做事的人,要讓踏實成為你的本能,如果你做的事情有意義、有價值,社會自然會給你應得的回報?!@也是筆者寫本文的初衷。

最后,至于寺主人本人是如何踏實的呢?筆者偶然從一篇自媒體文章中發(fā)現了寺主人的10個秘密。

知乎第一公眾號“女神進化論”從0到150萬粉絲的增長案例

文:雅意君(shiyayijun)

增長黑客CGO薦讀產品運營:

更多精彩,關注:增長黑客(GrowthHK.cn)

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術和數據來達成各種營銷目標的新型團隊角色。從單線思維者時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產品發(fā)展的因素,實現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帶來的有效增長…

本文經授權發(fā)布,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allfloridahomeinspectors.com/cgo/product/12418.html

(2)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上一篇 2018-07-09 09:29
下一篇 2018-07-09 17:39

增長黑客Growthhk.cn薦讀更多>>

發(fā)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