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iPhone14發(fā)布,乏味的創(chuàng)新,還是迎來果粉的追捧。

從Apple I算起,蘋果電腦已誕生了46年。

從初代iPhone算起,蘋果手機誕生了15年。

僅從時間來看,蘋果公司的產品年齡都不大,但在科技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蘋果公司的產品是如何進化的?

大概在十四五歲的時候,喬布斯看到有雜志報道,有人能免費打電話。

當時大概是上世紀70年代初,喬布斯一邊心想怎么可能呢,一邊又在尋找資料。

在一家圖書館里,喬布斯和好友斯蒂夫找到了一份AT&T技術手冊,原來當時打電話的嘟嘟聲,是從一臺計算機傳到另一臺計算機的信號,它可以控制交換機的工作。

花了三周時間,兩人根據(jù)這個原理,模擬不同頻率的嘟嘟聲,做出了能免費打電話的“藍盒子”。

兩人弄到了梵蒂岡教皇的電話,冒充基辛格給教皇打電話,最后還是憋不住笑才穿幫的。

有了藍盒子,就可以免費上網(wǎng)了,不用再支付高昂的網(wǎng)費。

但是,兩人都沒有電腦,想要買一臺又沒錢。

于是,只好自己動手做,1976年,純手工打造的Apple I問世。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Apple I還算不上是電腦,只是微處理器。

但在當時來說,這已經(jīng)是非常先進的科技設備了。

看到喬布斯他們做出了這么先進的設備,身邊的朋友也想要一臺。

因為是純手工制作,就算是零件也是手工打造,做一臺大概需要60個小時左右。

為了提高效率,他們在鍍銅的玻璃纖維板兩面腐蝕出銅導線,做出了印刷電路板,幾個小時就能做出一臺Apple I。

印刷電路板,這也算是比較先進的電腦配件了,喬布斯兩人就準備多做點賣掉賺錢。

他們找到了一家計算機商店,老板很爽快地答應了要50套,不過不要電路板,而是要整機。

就這樣,喬布斯他們開始了商業(yè)化。

在設計Apple II時,史蒂夫希望增加彩色圖形界面,喬布斯希望不管是硬件愛好者,還是軟件愛好者,都能使用,希望Apple II是一臺功能齊全的個人電腦。

最終推出的Apple II采用米黃色的塑料外殼(其他電腦外殼是木質或者鐵制),帶有一個較大的光盤(存儲),可以拓展內存,還有兩個手柄和演示盒,可以編程。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這款作為蘋果公司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電腦,受到了用戶的歡迎,經(jīng)銷商蜂擁而至,16年賣了五六百萬臺。

Apple II發(fā)布兩年后,喬布斯到施樂公司去拜訪,施樂Palo Alto研究中心為pc的形成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施樂很大方地為喬布斯介紹他們的研究,展示了三個項目,面向對象編程、計算機網(wǎng)絡系統(tǒng)和圖形用戶界面。

前兩個項目喬布斯都沒怎么聽,注意力全放在了第三個項目,喬布斯驚嘆:“這個創(chuàng)意太棒了。”

隨后在1983年,蘋果公司推出了全球首臺圖形界面計算機Apple Lisa,將之前混亂的代碼,變成了整齊的圖形界面。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雖然這款電腦因為設計不夠成熟,且價格高昂,早早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開啟了蘋果電腦的圖形界面歷史。

1984年,蘋果發(fā)布了第一代Macintosh個人計算機,售價2495美元。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跟前幾代蘋果電腦相比,Macintosh的體積變小,顏值也更高。

這款電腦采用了圖形界面的操作系統(tǒng),并且搭配了一塊512×342的單色顯示屏,光標、窗口等元素一應俱全。

后來在此基礎上,又推出了 Macintosh 128K、Classic、LC 等多個版本。

當時蘋果電腦用的系統(tǒng)還沒有一個正式的名稱,被稱作System,第一版是System 1,下一版則是System 2,以此類推。

System的功能迭代,體現(xiàn)了喬布斯驚人的想象力和用戶洞察力。

System 1系統(tǒng)開機后,有一個微笑的電腦圖標,這就是最早期的蘋果系統(tǒng)歡迎界面。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菜單和窗口出現(xiàn),已經(jīng)接近現(xiàn)在所使用的系統(tǒng)邏輯。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系統(tǒng)出錯之后,會彈出一個帶有炸彈的提示界面,當系統(tǒng)崩潰之后,還會彈出一個傷心的表情。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System 1里面,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小游戲,這個畫面,看起來也是相當精致了。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喬布斯曾吐槽微軟沒品位,字體都是抄別人的,所以,Macintosh從一開始就設計了自己的字體。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在 System 1 當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文件夾的概念,但只是一個概念,沒有實際功能。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在System 3中,文件夾不再是一個虛擬的概念,有了實際的功能。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System 3里垃圾桶(回收站)的圖標上增加了有垃圾文件和已清空兩種狀態(tài),并且給系統(tǒng)新增了一個歡迎界面。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游戲畫面上,看起來也更復雜,更精美,有了空間感。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到了System 5版本,Macintosh已經(jīng)開始支持多任務運行,但受限于硬件條件,多任務運行時速度明顯下降。

System 6是一個階段性集大成的版本。功能得到完善,系統(tǒng)版本和軟件版本得到了統(tǒng)一。

最引人關注的還是System 7版本,實現(xiàn)了從黑白到彩色的躍遷,色彩的變化比一些新功能出現(xiàn)還具有視覺沖擊力。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用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偏好進行全局色彩設置。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控制面板里,圖標的樣式得到了統(tǒng)一,且排列上更整潔。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1996年,喬布斯重回蘋果,隨后Macintosh系統(tǒng)重新設計,System系統(tǒng)更名為Mac OS。

我們回到蘋果的電腦上。

1989年,蘋果公司發(fā)布了第一款便攜式電腦Macintosh Portable,雖然是便攜式電腦,但重量有7.25千克。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電腦在1991年搭乘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首次從太空發(fā)回電子郵件,在歷史上留下了濃濃的一筆。

1991年,蘋果公司推出了便攜式電腦Macintosh PowerBook。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跟前一款電腦相比,顏色變成了黑色,鍵盤放到了上方,鼠標放到了正下方,整體尺寸得到縮小,也奠定了未來筆記本電腦的形態(tài)。

1993年,蘋果推出了Apple Newton,短短4年后就停產了。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Apple Newton雖然是曇花一現(xiàn),但其作為全球第一款掌上電腦,算是iPad的前身,為電腦的多形態(tài)發(fā)展提供了思路。

喬布斯思維超前可見一斑,除了圖形界面、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一體機也是出自蘋果公司。

1998年,蘋果公司推出了Apple iMac G3,這是蘋果公司面向普通消費者推出的第一款電腦。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這款電腦值得稱贊的是,第一次將主機和顯示器融合在了一起,算是一體機的鼻祖,其次是外殼的色彩鮮明,一款產品有5款顏色。(這種排列方式的產品宣傳圖蘋果公司還在使用)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到此為止,蘋果公司電腦產品的三個系列均已出現(xiàn)。

2002年系列G4產品的出現(xiàn),徹底奠定了如今產品的風格。

先是推出了筆記本電腦Power Book G4。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這款電腦的形態(tài)跟如今的電腦幾乎沒有區(qū)別,采用鈦合金的外殼,顯示器已經(jīng)足夠大,分別為12寸和17寸,裝備了前置吸入式光碟機。

接著推出了iMac G4。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雖然底座還有進化到最終形態(tài),但可以隨意調節(jié)屏幕的角度,顯示屏跟之前的產品相比,已經(jīng)做到了超薄。

2004年,發(fā)布的iMac G5,徹底進化到了如今的產品形態(tài)。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從2004年至今,iMac系列產品在外觀上沒有什么大的變化,調整的地方只有尺寸越來越大和屏幕越來越薄。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2006年,蘋果公司將iBook更名成為Mac book,推出了Mac Book Pro。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從這款筆記本開始,蘋果公司放棄了IBM的處理器,用上了Intel的處理器。

這款筆記本也正式開啟了Mac book的序章,跟iMac系列產品一樣,外觀的改動很小,后續(xù)的產品開發(fā),更多的是在硬件和軟件做文章。

2007年,蘋果公司推出初代iPhone手機,一款革命性的手機、一款帶有觸控屏幕的iPod、一款具有桌面級電子郵件、網(wǎng)頁瀏覽、地圖和搜索功能的互聯(lián)網(wǎng)通訊設備。

看完蘋果電腦進化史,方知持續(xù)做爆品的「變」與「不變」

初代iPhone對手機行業(yè)做出革命性的顛覆,iPhone 4時將這種顛覆做到極致。

(本文不詳細講述iPhone手機的進化史,下期會推出iPhone進化史。)

值得一提的是,當產品形態(tài)完成后,蘋果公司開始自研芯片。

2010年設計出了第一款手機處理器A4芯片,目前已經(jīng)更新到了A16。

2020年推出了電腦處理器M1芯片,目前更新到M2。

蘋果芯片的性能強大,市場口碑非常不錯。

看完蘋果電腦的進化史,從頂級產品經(jīng)理喬布斯這里,我們應該認識到做爆品的幾個關鍵點:

1、做產品要時刻創(chuàng)新。喬布斯手里的蘋果,每一次推出新品都是在創(chuàng)新,不管是一體機、掌上電腦,還是軟件系統(tǒng)的開機表情,都走在對手的前面,就連最不起眼的字體,喬布斯也做了創(chuàng)新。

2、做產品從用戶角度出發(fā)。電腦最開始是給專業(yè)人士用的,電腦公司都在往編程的方向努力,但喬布斯在參觀施樂公司時,第一眼卻看上了圖形界面,只有圖形界面的電腦,才適合普通人。

如果僅聽他人的吹捧,很難想象喬布斯的厲害之處。

看到蘋果產品的進化史,才能感受到喬布斯的魅力。

就如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為其寫的悼文:

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重新定義了整個行業(yè),他改變了我們每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科洛弗道11號)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allfloridahomeinspectors.com/cgo/product/81030.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上一篇 2022-09-30 15:59
下一篇 2022-09-30 16:55

增長黑客Growthhk.cn薦讀更多>>

發(fā)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