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欣娜
游走在中、新、美三國之間,搖擺不定的SHEIN最近又有新動向,把英國也拉上了牌桌。
6月3日,據外媒Sky News 報道,成立于中國但總部位于新加坡的SHEIN正準備向英國金融行為監(jiān)管局提交招股說明書,以獲得上市前的批準。據悉,此次上市對其估值將達到約 500 億英鎊,將成為多年來英國資本市場上最重大、也是最具爭議的交易之一。
然而,有業(yè)內人士分析,SHEIN“醉翁之意不在英”,而是把英國上市動作當跳板,完成一系列“孔雀開屏”的上市前跳水動作,向資本市場展示自己的國際形象,最終的“IPO夢歸處”仍是美利堅。
SHEIN執(zhí)行主席唐偉(Donald Tang)上個月曾公開,公司尚未確定上市地點:“我們想探索所有選項,目前沒有做出任何決定”。
同時,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唐偉遺憾地表示,這家總部位于新加坡的公司在改變中國控制SHEIN的看法方面已經取得了“進展”,但“還不足以”贏得美國立法者的支持。
此外,在價值觀上,SHEIN也頻頻向美國示好。5月8日,在米爾肯研究所 (Milken Institute)全球大會上,唐偉再次向美國社會示好。在被問及SHEIN的真實來源時,唐偉表示,如果從出生地和供應鏈角度,SHEIN是一家中國公司,因為SHEIN誕生于中國,供應鏈在中國;如果從總部和核心人員所在地的角度,SHEIN是一家新加坡公司,CEO辦公室、財務等核心部門均設在新加坡。
但他最后總結稱,SHEIN的價值觀、使命和愿景與美國的一致:創(chuàng)業(yè)精神、創(chuàng)新、個性表達、法治和公平競爭。
“我認為,如果你這樣看,我們就是一家美國公司?!碧普f。
除了把英國當“夢圓美利堅”的跳板外,中國供應鏈或許也是SHEIN上市的跳板之一。
關于SHEIN海外立場和策略,有觀點支持,有觀點痛斥。但理智分析,方能看清全貌,找出企業(yè)全球化發(fā)展的合理路徑。
資本無國界,對資本和企業(yè)來說,全球化配置無疑可以實現(xiàn)自身利益最大化和市場份額的擴張,SHEIN所迷戀的“中新美”策略,就是在生產、市場、政策三個維度分別尋找最優(yōu)解:中國供應鏈、美國市場、新加坡寬松政策,通過利用中國的勞動力和原材料資源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同時,通過在美國上市來擴大市場份額、提升品牌影響力。
此前的種種操作已證實,SHEIN試圖走出一條立足于中國極致供應鏈、“換馬甲”登陸新加坡規(guī)避審核,并最終“夢圓美利堅”的上市之路——看似像一條溜光水滑的泥鰍,游走在多方間實現(xiàn)利益最大化,實則未必明智,并有損害我國利益之嫌。
01
Shein“中新美”模式、
尋求利益最大化:我國供應鏈成跳板
赴美上市是正常的市場行為,高度認可美國市場和公司價值觀本身并不直接對我們利益造成損害。然而,Shein的這種價值觀,有忽視中國制造業(yè)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和作用,且選擇性屏蔽了對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貢獻和影響力之嫌。
首先,Shein賴以生存、起家之本,正是我國人口紅利和原材料資源,以及在此基礎上高效運轉的中國供應鏈。而和我國時代共同成長起來的SHEIN,如今正是反哺我國供應鏈,與其攜手并肩、向“中國智造轉型”的好時機。
然而,按如今SHEIN的“三國身份論”,僅僅“從出生地和供應鏈角度”,SHEIN才“是家中國公司”的背后,這就把我國供應鏈推向了資源提供者境地。
在全球價值鏈中,生產國和供應國往往處于較低端的位置,缺乏核心技術和品牌優(yōu)勢。這使得它們在利潤分配中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往往只能獲得有限的利益。
尤其是,跨國企業(yè)往往通過與生產方和供應方簽訂長期合同或協(xié)議,以固定價格或較低的價格獲取資源和勞動力。這使得生產國和供應國在成本上受到限制,無法充分分享到全球化帶來的經濟紅利。
與之相對的,則是跨國企業(yè)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主導地位和強勢議價能力。跨國企業(yè)往往擁有強大的品牌、技術和市場渠道等優(yōu)勢,并通過知識產權、技術轉移等方式,將其在生產和供應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技術轉化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這使得生產國和供應國在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升級方面面臨挑戰(zhàn),進一步限制了它們在利潤分配中的話語權。這就導致一個結果:盡管SHEIN依賴我國供應鏈創(chuàng)造巨額利潤,但這些利潤往往主要流向了公司總部和股東所在的國家或地區(qū)——即如今的新加坡。
同時,SHEIN有以我國供應鏈利益為交換,提升海外市場好感度之嫌:今年3月。
據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報道,面對法國立法者對SHEIN供應鏈“影響環(huán)境”的指控,SHEIN宣布向外部品牌和設計師提供SHEIN的供應鏈基礎設施和技術,允許外部利用Shein的系統(tǒng)小批量測試新款時尚產品——在業(yè)內看來,這是不顧供應鏈彈性、供應商利益之舉。
這種手法跟很多跨國企業(yè)手法相似,但是這也會帶來一個問題。
資本和企業(yè)獲取的巨額紅利,中國不但無法分享,反而要成為被榨取剩余價值的一方。
02
在SHEIN模式中
中國制造的角色回到了原點
作為一家全球性的快時尚平臺,SHEIN在各國監(jiān)管之下,尋求生產、市場和政策的最優(yōu)解,這本無可厚非,也是很多跨國企業(yè)的常規(guī)操作。但作為一家成長于中國的企業(yè),SHEIN出海路徑卻值得商榷,國內供應鏈不應該成為資本交易的籌碼。
再進一步,如果企業(yè)在資本的助推下規(guī)避我國審核,鉆了新加坡寬松政策上市的空子,以“中新美”身份上市,對中國的境內公司海外上市法案威嚴無疑是一種損害。某家在資本力量助推下赴美上市的公司,曾給所有人帶來過教訓,而如今,若鉆空子上市可行,則讓這種教訓變得不痛不癢。
在“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這條轉型路上,開倒車并不可取。
“中國制造 2025”于 2015 年提出,如今已經走過九年,并隨之涌現(xiàn)了一大批優(yōu)秀中國科技企業(yè)。
數據顯示,經過多年發(fā)展,我們已經從中國制造邁入中國智造的階段,并且全球競爭力持續(xù)提升:2022 年中國是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國家;2012-2022 中國全球創(chuàng)新指數排名連續(xù)十年穩(wěn)步提升,2023 年位列第 12 位,其中 6 個指標排名世界第一。
同樣,著名經濟學家黃奇帆分享了一組數據:中國6萬多億美元進出口的產品中,加工貿易的比重已從50%降至20%以內。一般制造,中國自己的產業(yè)鏈集群制造的東西占到了70%。從立足人口紅利的代工生產到立足新質生產力、高科技的自主品牌崛起,中國智造正在重塑在全球產業(yè)價值鏈分工。
隨之而來的是更多話語權。早在1992年,宏碁集團創(chuàng)始人施振榮就提出了極具洞見的微笑曲線理論。
正如一條兩端朝上、微笑嘴型的曲線,在產業(yè)鏈中,附加值更多體現(xiàn)在兩端,左端是研發(fā)、技術創(chuàng)新下的品質力,右端是市場、品牌和營銷,處于中間環(huán)節(jié)的制造環(huán)節(jié)最低。
而我國“辛辛苦苦努力了九年”,在國際舞臺上擦亮中國智造名片,其中種種艱辛不言自明,個別企業(yè)若開倒車,從個體層面來看,有利于營收短期內提升,但是中國制造呢?
答案不言自明。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allfloridahomeinspectors.com/cgo/market/118996.html